【第18梯/忘憂工作坊】我真的可以快樂嗎?——療癒從被理解開始💞

這個夏天,第18梯次忘憂工作坊在滿滿的溫暖與感動中圓滿落幕。八週的課程,宛如一場與自己深層對話的旅程,學員們從一開始帶著生活的忙碌與情緒壓力走進教室,逐步在課程中放下緊繃與防備,學會慢下來、重新與身體連結、與情緒對話。從孤單的內在困頓,到能在團體中被理解與支持,這段路程不算短也不算長,但每一步都踏實而有力。

「鼓」起勇氣,我們將紓壓運動、正念靜心與擊鼓結合為一張處方簽,為學員提供全方位的身心支持,隨著每堂課層層深入,從調身、調心,到調息,透過正念冥想-靜坐練習,學員們逐步學會安住當下,而冥想時間也從最初的幾分鐘,延長到能穩穩地靜坐十多分鐘,讓心靈有空間停留、沉澱與整理。

身體與心靈缺一不可,「心經運動」帶領學員從肌力、有氧到伸展訓練,在鍛鍊中培養自制、耐力與協調感。夏天是養心的季節,按壓神門穴有效紓緩焦慮與失眠,幫助身心沉靜下來。「擊鼓與正念」,鼓聲節奏讓療癒的力量進一步深入,穿越層層意識,幫助激活身體中的多巴胺與血清素分泌,接著透過靜心與呼吸覺察,學員的注意力逐漸轉向內在,進一步清理情緒與創傷的印記,這個歷程讓療癒的力量自然流動,帶領每個人穩穩地走向更完整的自己。
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這次課程中加入了「你與某個人之間的故事」主題分享。我們邀請學員帶來一張舊照片,讓影像成為通往內在記憶的鑰匙,如時光膠囊般打開了許多人塵封已久的心事——有人笑著說起青春的年少輕狂,有人則在哽咽中緩緩訴說與已逝親人的未竟之語,每段故事,都是一道門,邀請我們重新走進自己生命的風景,讓彼此在故事中產生了新的共鳴與連結,重新拾起那個被遺忘、被壓抑的自己,並學習接住那些不曾說出口的情緒與心事,這些過去的片段不只是回憶,更是構築當下我們的重要部分。

在課程後半段,老師更加入了歌唱與合聲的活動,在大夥輕鬆哼唱、隨音樂搖擺時,有個學員卻遲遲不敢開口,直至片刻:「小時候,無論我做什麼,都會被父母責罵。久而久之,即使是在快樂的場合,我也會懷疑:我真的可以開心嗎?」

這段話彷彿凝住了整個空間。

原來,對他來說,快樂好像不是與生俱來的權利,反而是一種需要跨越恐懼與陰影的挑戰。不過就在這一晚,他選擇鼓起勇氣,輕聲哼唱,讓身體跟著音樂擺動,看似輕微的動作,對他而言卻是一次巨大的跨越,鬆了口氣…也鬆綁了過去的自己……。

這份勇氣與轉變,也悄悄感染了整個團體,我們在彼此的陪伴與接納中,看見療癒的力量正在流動,穿越沉默與傷痛,讓舊傷口開始呼吸,讓情感有了安放的地方,因為理解,我們與他人靠得更近,也與自己靠得更近,那一刻,我們不只見證了一個人的改變,更一起經歷了細緻而深刻的集體療癒!

謝謝每一位學員的信任與勇氣,謝謝你們讓我們聽見你們的故事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