🌾《布農文化體驗日:原住民創意料理 × 失傳技藝口簧琴》 🎶

在台東海端的山谷間,陽光灑落,炊煙裊裊。這一天,孩子、 志工與長者們齊聚一堂,在笑聲中揉著一團團麵糰。那不只是料理的開始,而是一場「文化的記憶」正在甦醒,更是一場融合文化、情緒與陪伴的學習饗宴。

一張有故事的披薩,外皮是用小米與紅藜發酵的餅皮-這是布農族世代相傳的穀物智慧。孩子們將綿密的芋頭泥、金黃的南瓜泥與野菇層層鋪上,再放上一塊象徵部落靠山的厚切培根。最後灑上赤蔥,取代西式香草奧勒岡,一道屬於山林的「布農風味披薩」就此誕生。這不僅是一頓餐食,更是一次關於土地、文化與陪伴的對話,讓孩子透過親手參與,學會尊重土地,也重新認識自己的根。

這一天,富邦慈善基金會的公益大使志工們翻山越嶺,帶著溫暖與陪伴的心來到偏鄉部落陪伴脆弱家庭的孩子;當孩子第一次吹奏時,小手微微發抖,聲音有些模糊;志工輕聲說:「沒關係,慢慢來,聲音會越來越清楚的」、「我們可以再練一次就會更好。」慢慢地,孩子們學會調整呼吸、穩定手勢,也學會了調整情緒、安撫自己。
當志工伸出手輕輕拍著孩子的肩膀,說:「你做到了」那份肯定穿透了語言,成了他們心裡長久的力量。這不僅是一場單純的手作課,更是一場心的療癒。

 「陪伴」有時不在於多會說話,而是一個穩定的眼神、一個靜靜的等待。
志工們觀察孩子的表情與動作,適時給予支持;當孩子遇到挫折,他們不急著介入,而是陪著孩子找到自己的節奏。

這樣的現場,不只是文化教學的場域,更是情緒教育的實驗室
孩子們在嘗試、錯誤、再嘗試的循環中,累積自信;
在團體合作中,學會協調與溝通;
在與長者的互動中,感受到文化的溫度與歸屬。

這是布農文化的延續,也是肯愛協會推動SEL(社會情緒學習)精神的具體實踐-用真實任務,培養情緒力、社交力與文化認同。

活動最後,孩子們帶著自己親手做的口簧琴,輕輕吹出第一個音符。
那聲音單純又乾淨,如同山風掠過樹梢。
有人閉上眼,有人笑出聲-那是喜悅、是自豪,更是被陪伴的安全感。

在這片土地上,我們不只傳承文化,也在陪伴中培養出新一代的情緒韌性。
肯愛協會與富邦慈善基金會相信

文化能療癒、能連結,更能讓孩子重新相信自己是被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