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沒有食物的味覺世界
6月21日,肯愛協會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😂,迎來本次親子五感療育工作坊──味覺主題日。這場活動以「味覺」為切入點,引導親子在無實際食物的情境下,用眼睛看、耳朵聽、手來做、心去感受味道,並藉由團體遊戲、創作與表演等,展開一段豐富的感官👃👄👀與情緒體驗旅程。

把味覺變成一幅畫
上午的活動從「抽抽樂」破冰開始,孩子們抽出各式水果與蔬菜🍎🥦,唸出名稱,在笑聲中建立彼此熟悉的橋樑😄。接著透過味覺影片的觀賞與討論,孩子們一邊學習分類酸🍋、甜🍬、苦☕、辣🌶️、鹹🧂等食物,一邊探索:「吃到辣的時候會有什麼表情呢?」之後在小組合作中,每組以剪貼與畫畫🖍️✂️的方式,表達五種味道所帶來的感覺與想法。色彩繽紛的拼貼畫中,不只是味道,更藏著孩子們對生活的敏銳觀察與情緒映射。



在遊戲中合作與放鬆
接著進入趣味律動時間🎶──在老師的帶領下,親子們隨著音樂一起運動、伸展,氣氛熱絡又歡樂。隨後登場的吸管競賽🎯,考驗的不只是技巧,更是團隊合作的默契!吹乒乓球過橋🏓、吸管傳橡皮筋,每一項都讓孩子們在笑聲中練習專注、身體協調與合作。家長們也熱情參與,給予鼓勵與擁抱。最後,大家躺在星光環景下✨,讓上午的情緒與能量在放鬆中慢慢沉澱🌌,為身心注入安靜的療癒時光。



從身體節奏進入角色世界
下午場由大大老師帶領大家重新集合,透過拍節奏、拍手遊戲以及身體版的剪刀石頭布✊✋✌️,輕鬆引導孩子們進入角色扮演的想像世界。在「聽指令做反應」等遊戲中,孩子們練習觀察👀、模仿與控制身體動作🧠,專注力與肢體協調力也在歡樂的互動中悄悄被激發,為接下來的表演活動做好了充足的暖身準備💪。


用身體說出「最愛的味道」
最受歡迎的「神祕禮物盒」🎁再次登場!每位親子在便條紙上寫下自己最喜歡的食物🍜,由老師隨機抽出後,參與者需以無聲方式進行肢體演出🤫。有人表演香甜多汁的草莓🍓、有人誇張模仿吃棒棒糖🍭的模樣,而一位家長更生動演出「蝦仁蛋炒飯🍤🍳」,模仿炒飯與蝦子跳動的模樣,逗得全場笑聲不斷😂!
接續的「情緒賓果」與「繽紛內臟寶貝」手作時間,讓孩子們運用布料與創意,將自己的內在感受具象化為獨一無二的作品🖼️,並在分享中聽見彼此心裡的「味道」💓,也讓這段親子旅程更添深度與溫度。



一起品嚐心的滋味
這一天,我們沒有實際吃進任何食物,卻在感官體驗中深深嚐到了「心的滋味」🌈。透過味覺的切入,孩子們學習用語言🗣️、圖像🖼️與肢體🕺表達情緒,也在互動中練習同理與合作。家長們則看見孩子在創作中的創意🌟、在遊戲中的情緒反應與觀察力👀,也重新找回與孩子相處的溫柔節奏。酸甜苦辣鹹──這些不只是味覺,更是情緒與生活的調味料。謝謝每一位參與者,讓這場無味卻滿載溫度的旅程,更添真味❤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