🌿布農植物🌿
小程來自部落的孩子,爸爸是布農獵人,媽媽是醫院裡的護理師,我最喜歡和爸爸一起上山打獵,每次上山打獵爸爸都教會我好多布農文化的知識,以及獵人在山上是如何面對大自然、愛護大自然。這次的布農部落文化課程讓我好期待,希望也可以學到許多布農文化相關的知識。
這次的課程學到了好多布農族在山上或是生活中會運用到的植物,像是「山棕」可以搭建為「tairuhan」休憩工寮,「台灣櫸木」是很好的建築材料,可以作為房舍的建材,特別是還有很多可以食用的植物,在山上就不會餓死了!

💞祭儀認識🧭
小晴是一位勤奮努力、自動自律的女孩,成長環境造就她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成熟、獨立,做任何事都希望要求完美。
這次部落文化的課程,在老師的鼓勵下,小晴鼓起勇氣參加了「一鼓作氣」部落文化課程,課程中一開始不太與人交談的小晴,因為課程多以介紹部落文化等相關知識,引起了小晴的興趣和動機,也在課堂中與講師和同學有所互動,同時也建立了小晴的信心和成就感。
課堂之餘拉著講師問起許多有關祭儀相關的知識,對於巫師在布農祭儀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感興趣,也希望能成為這樣的人,對布農文化有所貢獻的人。
從小晴的課堂和言談中,可以感受出是一位心思細膩、要求完美的孩子,也許是成長過程中造就孩子特別早熟、獨立,更多的是要求自己、不能丟臉被看不起,相信小晴內心更需要的是愛和懷。

🧶布農編織聚🧶
小祥和阿嬤同住,因父母親在外地工作,所以也不常回來看小祥,只有阿嬤是他的唯一支柱。小祥是一位男孩,因為個性、舉止較為女性化,常常被人指指點點、嘲笑,但小祥並不會因此難過或生氣,總是笑笑地、樂觀地看待這些事情。
小祥在學校的表現,雖不是聰明的那個,但是他是最努力的那一個。一到假日,總是和阿嬤在田間忙進忙出或是做做手工藝品賺取生活費,不常參加學校或是書屋的活動,但這次參加部落文化的課程是在阿嬤的支持下來參與的,一開始小祥很是不願意,因為怕阿嬤沒有人幫忙,但阿嬤說因為是學習布農文化,所以很贊成小祥來參加活動。
在參與課程中,小祥也都很認真,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的開始用月桃作編織,常常幫忙阿嬤農忙或手工藝,本就手巧的小祥感覺駕輕就熟,也覺得第一次用月桃編織,看著一片片的月桃葉化作整齊排列的編織品感覺特別療癒,希望能向老師學習更多月桃的編織品。

